訂閱電子通訊 立即預訂
預訂
立即預訂

藝術項目

異國的相遇2023

跨越科技、藝術、音樂之創作

時至今日,科技發展出令人眼花繚亂的性能,同時佈滿在生活的每一處,令我們不禁反思,冰冷而了無生氣的科技,是否和人類在創意藝術所展示的活力完全對立?究竟科技令我們彼此隔絕,還是推動我們創作及與人聯繫的可能?

在藝術家兼音樂製作人馮穎琪 (Vicky) 和新媒體藝術家林欣傑 (Keith) 的首次合作中,他們彌合了這種偽對立。

他們一起以科技來呈現我們感官內的律動,並將當中難以言喻的感受,蛻變成能在各居舍中展現的集體體驗。

四位以旅行者的身份分别前往居舍所在城市,不管是已疏遠的城市,曾經稱之為家的城市,或是帶著深厚回憶的城市,這些情緒都在旅途中浮現出來,以數據的形式捕捉。

從旅程中收集的數據會被 Keith 轉錄成數據譜畫、Vicky 創作的音樂曲目以及體現每個旅行者對城市內心感受的數據雕塑。

每件作品散發出的脈動和音色,都是獨一無二,卻又和諧一致。觀眾可用視覺、聽覺,甚至觸覺來體驗,打開感官,再超越時空,在不同的維度去認識藝術品。

「我們收集的數據並非冰冷、毫無生氣,而是每位旅行者在不同環境所引發之念頭和感受之呈現。我十分期待透過這沉浸式裝置向大家展示我們的心跳、觸覺和視覺。」—— 參展藝術家 林欣傑

「雖然我們的背景相差甚遠,也來自完全不同的地方,但當我細閱數據時,發現我們原來都在經歷很多類似的感受和情緒變化。這讓我感覺到自己與對方的緊密聯繫,而使我很感動。」—— 參展藝術家 馮穎琪

幕後功臣

香港

朱文長重遊故鄉的旅程會產生怎樣的音律?

探索更多

上海

馮穎琪在東方巴黎的旅程會產生怎樣的音律?

探索更多

成都

朱芸編在這對比之都的旅程會產生怎樣的音律?

探索更多

北京

林欣傑在這傳奇首都的旅程會產生怎樣的音律?

探索更多

媒體藝術家

林欣傑(Keith Lam)

媒體藝術家及策展人,藝術與科技團隊 Dimension Plus 共同創辦人及藝術總監。作品曾於奧地利媒體藝術節電子藝術大奬 (Prix Ars Electronica)、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等國際知名藝術節獲獎,並於世界各地的美術館及藝術節展出,包括香港藝術館、日本東京新國立美術館、OK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、林茲電子藝術節、比利時科技藝術雙年展、巴西國際電子語言藝術節、ISEA、國立臺灣美術館、臺中國家歌劇院、香港藝術節等等。

媒體藝術家

林欣傑(Keith Lam)

媒體藝術家及策展人,藝術與科技團隊 Dimension Plus 共同創辦人及藝術總監。作品曾於奧地利媒體藝術節電子藝術大奬 (Prix Ars Electronica)、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等國際知名藝術節獲獎,並於世界各地的美術館及藝術節展出,包括香港藝術館、日本東京新國立美術館、OK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、林茲電子藝術節、比利時科技藝術雙年展、巴西國際電子語言藝術節、ISEA、國立臺灣美術館、臺中國家歌劇院、香港藝術節等等。

藝術家與音樂製作人

馮穎琪(Vicky Fung)

多重身份的音樂製作人及藝術家,馮穎琪在她的創作、製作及策展生涯中,總是在其作品中呈現獨特性和創新性,並有著強烈的共情共感。她曾與不同歌手合作,並在媒體和專業協會中獲得不少音樂獎項及認同。作為2023年Clore Fellowship(一個全球藝術和文化領導力計劃)的成員,她將繼續深化她對社區藝術和參與性藝術項目的面向。近年她涉獵更多的媒體創作可能性,作品包括2016年參與新視野藝術節多媒體演出”剎那的烏托邦”、擔任互動虛擬現實體驗“Silili and The Tree” (2021)的音樂總監以及2022年最新融入了聲音療愈和藝術技術的元素的互動藝術體驗“徠徊之間”等。

藝術家與音樂製作人

馮穎琪(Vicky Fung)

多重身份的音樂製作人及藝術家,馮穎琪在她的創作、製作及策展生涯中,總是在其作品中呈現獨特性和創新性,並有著強烈的共情共感。她曾與不同歌手合作,並在媒體和專業協會中獲得不少音樂獎項及認同。作為2023年Clore Fellowship(一個全球藝術和文化領導力計劃)的成員,她將繼續深化她對社區藝術和參與性藝術項目的面向。近年她涉獵更多的媒體創作可能性,作品包括2016年參與新視野藝術節多媒體演出”剎那的烏托邦”、擔任互動虛擬現實體驗“Silili and The Tree” (2021)的音樂總監以及2022年最新融入了聲音療愈和藝術技術的元素的互動藝術體驗“徠徊之間”等。

吉他手

朱文長(Tjoe)

朱文長,以倫敦為基地的樂手兼製作人,與英國和歐洲的藝術家(包括 Brown Penny 和 PYJÆN)以及世界各地的不同音樂節合作。Tjoe 還發起了自己的獨奏音樂項目,並創立了 NTBM(由來自世界各地的新興音樂家組成的爵士樂組合)和他的獨奏音樂項目。 Tjoe畢業於Musicians Institute,在 Scott Henderson、Allen Hinds、Brad Rabuchin 和 Daniel Gilbert 的指導下受到啟發和培養,受到爵士樂、放克、布魯斯和流行音樂的影響。

吉他手

朱文長(Tjoe)

朱文長,以倫敦為基地的樂手兼製作人,與英國和歐洲的藝術家(包括 Brown Penny 和 PYJÆN)以及世界各地的不同音樂節合作。Tjoe 還發起了自己的獨奏音樂項目,並創立了 NTBM(由來自世界各地的新興音樂家組成的爵士樂組合)和他的獨奏音樂項目。 Tjoe畢業於Musicians Institute,在 Scott Henderson、Allen Hinds、Brad Rabuchin 和 Daniel Gilbert 的指導下受到啟發和培養,受到爵士樂、放克、布魯斯和流行音樂的影響。

二胡演奏家

朱芸編

朱芸編是一位來自香港在國際獲獎無數的二胡演奏家和電影作曲家。他的音樂具有豐富的情感和無限的精湛技藝,被認為是一位多才多藝的演奏家。在英國,他是第一位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公爵廳演出的華人演奏家,並在英國、美國、法國、荷蘭、瑞士、日本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、香港、中國大陸等世界各地演出數百場音樂會,並在國內和國際音樂比賽中贏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獎項。朱芸編亦是一位專注的作曲家,曾參與多部電影、電視劇、遊戲和廣告的配樂。

二胡演奏家

朱芸編

朱芸編是一位來自香港在國際獲獎無數的二胡演奏家和電影作曲家。他的音樂具有豐富的情感和無限的精湛技藝,被認為是一位多才多藝的演奏家。在英國,他是第一位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公爵廳演出的華人演奏家,並在英國、美國、法國、荷蘭、瑞士、日本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、香港、中國大陸等世界各地演出數百場音樂會,並在國內和國際音樂比賽中贏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獎項。朱芸編亦是一位專注的作曲家,曾參與多部電影、電視劇、遊戲和廣告的配樂。

媒體藝術策展人

鄺佳玲

居於香港的媒體藝術策展人、作者、監製及教育者。她是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的項目總監,並是SIBYLS的創辦人,機構致力推動藝術與科技,主責顧問、策劃與製作。近期策展及監製的項目包括《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》線上線下實驗項目(2023)、無中生有 – 電影美術及服裝展 (2023)等。多年來擔任多個的藝術節及大賽評審,包括韓國的VH Award 2022、 Siggraph Asia 2022等。她致力於香港以兼任講師身份任教於多間大學,以及曾參與多個國際藝術節的演講會談,如林茲的Ars Electroncia、柏林的Transmediale、韓國的ACT Festival等。

媒體藝術策展人

鄺佳玲

居於香港的媒體藝術策展人、作者、監製及教育者。她是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的項目總監,並是SIBYLS的創辦人,機構致力推動藝術與科技,主責顧問、策劃與製作。近期策展及監製的項目包括《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》線上線下實驗項目(2023)、無中生有 – 電影美術及服裝展 (2023)等。多年來擔任多個的藝術節及大賽評審,包括韓國的VH Award 2022、 Siggraph Asia 2022等。她致力於香港以兼任講師身份任教於多間大學,以及曾參與多個國際藝術節的演講會談,如林茲的Ars Electroncia、柏林的Transmediale、韓國的ACT Festival等。

 

一同感受


香港 奕居
10月9日至23日

上海 鏞舍
10月30日至11月13日

成都 博舍
11月20日至12月6日

北京 瑜舍
12月14日至1月15日

 

 

一同感受


香港 奕居
10月9日至23日

上海 鏞舍
10月30日至11月13日

成都 博舍
11月20日至12月6日

北京 瑜舍
12月14日至1月15日

 

參展藝術家 - 馮穎琪及林欣傑 | 策劃人 - 鄺佳玲 | 旅行者 - 朱文長及朱芸編 | 表演音樂家 - 馮穎琪、林欣傑、朱文長、朱芸編 | 導演 - 張傑茗 | 攝影指導 - Sam Chan | 攝影團隊 - Chan Hin Cheuk, Tang Yik Hei, Ma Pui Chuen, Poon Ho Man, 張傑茗 | 導演 - 張傑茗 | 策劃人 - 晕针 | 攝影指導 - Yerson | 攝影團隊 - 李文玉 | 製作助理 - 团子 | 攝影師 - 晕针 | 導演 - 張傑茗 | 策劃人 - 晕针 | 攝影指導 - Allen Jam | 製作助理 - 尾巴 | 攝影師 - 晕针 | 導演 - 張傑茗 | 策劃人 - 晕针 | 攝影指導 - 小龙 | 製作助理 - 武艺 | 攝影師 - 晕针 | 剪輯員 - 陳德富 | 著色師 - 小羅 | 攝影指導 - 鄒偉權 | 攝影團隊 - 林星佑、戴子軒、周嘉豪 | 剪輯員 - 劉鴻發